2024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努力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公众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谈及体重管理,了解“能量代谢”是必不可少的。
在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能量产生细胞器是线粒体。线粒体在调节能量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营养素(如糖、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为细胞提供了其生命活动所需的约95%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线粒体不仅是“细胞动力源”,还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免疫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平衡等重要生理过程。
线粒体质量控制(MQC)机制的进化使其能够响应各种生理信号和外部刺激,包括线粒体生物发生、动力学和自噬等关键过程。PGC-1α作为线粒体生物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了几乎所有与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的过程。AMPK是调节细胞代谢和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能量变化的传感器。
Ca2+在调节线粒体生物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Ca2+水平升高时,将激活诸如CaMK的通路,从而影响PGC-1α和TFAM的表达。此外,Sirt1作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长寿基因”,在去乙酰化线粒体蛋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线粒体外膜融合依赖于MFN1和MFN2,它们在哺乳动物中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调节GTP结合和水解导致构象变化。另一方面,线粒体内膜融合的主要调节因子是OPA1,它通过独特的N末端跨膜结构域固定于线粒体内膜上。泛素依赖性的线粒体自噬过程由Parkin介导,Parkin调节线粒体蛋白的泛素化,形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最终影响细胞的健康和代谢平衡。
强调线粒体在细胞代谢和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俄罗斯专享会294也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相关健康管理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对线粒体的研究,期望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医疗方案,帮助更多人实现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