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Uwe教授受邀参加俄罗斯专享会294,分享TissUse技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03-23   信息来源:崔洁仁

近年来,微生理系统(如类器官、器官芯片)在疾病研究、药物开发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成为各国争相探讨的核心技术。德国TissUse GmbH公司专注于建设"多器官芯片"技术平台,成为全球领先的多器官串联培养方案提供商。TissUse的创始人Prof. Dr. med. Uwe Marx教授是柏林工业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系的荣誉教授,在人体微生理研究领域首次提出了多器官芯片系统的理论,致力于将该技术转化为制药和化妆品行业的决策工具。

Uwe教授受邀参加俄罗斯专享会294,分享TissUse技术交流

Uwe Marx教授提出的“芯片上的人体”概念,即在芯片上生成微缩的、无意识的人体等效物,奠定了微流控微生理系统(MPS)发展的基础。此外,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类有机体”的理论,这一理论基于体外自我组装的过程,模拟个体从卵细胞到性成熟的发生过程,培养出无思维、无情感的微小体外人体。

自2015年以来,Uwe Marx教授曾主办多次MPS领域的CAAT研讨会,并于2023年在柏林举办了第二届MPS世界峰会。他在学术生涯中发表了超过200篇行业评审论文,并获得多项国际奖项。除学术贡献外,Uwe Marx教授还创办多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创新生物制药产品的研发。其研发的免疫毒素和HUMIMIC多器官芯片平台等成果已获得多项专利,推向市场。

MPS(器官芯片)是一种长期培养人体类器官的系统,能够模拟人类生物学,有助于研究器官的生理功能及药物作用。MPS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疾病模型并有效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推动药物发现和新靶点的研究。早期的类器官模型,特别是肺和肝脏的器官芯片,已显示出在诸多生物学研究中的潜力。

在微生物理系统中,多器官串联芯片(MOC)平台通过不同类器官的共培养及微流体通道互联,实现了对人体复杂生理条件的模拟。这一创新已应用于全身性疾病研究,成功建立了人体皮肤活检组织与三维人类肝脏类器官的长期共培养体系。此外,MOC平台还成功实现了肝脏、肠道和神经元(脑类器官)的共培养,为药物测试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生理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TissUse的HUMIMIC®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系统,可以精确模拟人类的生理环境,控制温度、压力和流体动态,从而提供各种类器官的联合培养方案。这一系统旨在减少对实验室动物的依赖,简化临床试验过程,已在药物开发、化妆品以及食品与营养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TissUse的HUMIMIC®平台凭借其创新的应用和多功能性,展现了未来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潜力,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将于2025年1月21日至24日,分别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举行系列活动,分享这一前沿技术的最新进展,令各界对< strong>俄罗斯专享会294充满期待。